乡村振兴展风采 巾帼奋斗新征程(四)——市农科院资环所 谢凤行 |
发布时间:2021-07-01
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大字号
|
谢凤行,女,中共党员,研究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水体微生物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其中第1作者文章19篇(SCI 1区Top期刊2篇,单篇影响因子9.642),主编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制定地方标准7项。2016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9年被授予 “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潜心钻研苦学习 锐意进取勇攀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潜心钻研业务知识,为了突破学科发展瓶颈,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在院所领导的支持下,只身到清华学习1年。为了兼顾学习和工作,她周一到所里安排团队一周的工作,下班后直奔北京,周五回到家里已是深夜,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梳理团队一周的工作。在清华学习期间,她开启了“711”的生活模式,1年的奔波换来了本团队SCI 1区Top期刊零的突破。作为一名团队负责人,她带领的团队围绕水产品的健康养殖、生态养殖,针对高效菌种资源缺乏、现有产品的有效活菌含量低、效果不稳定及成本高等技术难题,经过十几年的攻关,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优良菌种资源403份,其中6株获专利授权;研发了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小球藻、EM菌等系列水质净化高效微生态制剂12种,新型饲料发酵剂3种;发明了光合细菌、小球藻、乳酸菌、EM菌的简易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的技术成果工艺简单、操作性强、易推广,成本降低47.6%以上。
脱贫攻坚显身手 乡村振兴有作为。作为一名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经常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将最新的科技知识送到农村,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并主动请缨到宝坻区某贫困村唯一企业,义务成为该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系列高效微生态制剂技术成果,成功为企业解决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的核心技术难题,开发出“杀手锏”产品,帮助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的养殖户增产增收。同时她还不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团队成立了技术交流群和微信公众号,实时在线解决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养殖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用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成果转化 促进产业发展。围绕项目组已有的技术成果,她积极探索转化途径,使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有效对接,真正把科研成果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水产养殖系列微生态制剂”入选2019年度农业农村部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技术“前10项”重点项目,并在“双新双创会”和“创头条”获得推荐。本团队研发的水质调控技术、饲料发酵技术、菌剂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在津、冀、辽、苏、鲁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产品品质,促进了养殖户增产增收,为水产微生态制剂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