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津鲜二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各地(白粒消费习惯区)早春覆膜种植。
品种特性:津鲜二号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以宝×石×早杂组配成的三交种,是国内第一个甜玉米与硬玉米杂交而成的最早熟的白粒鲜食专用玉米,于199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品种早熟性好:京、津、唐地区可一年2-3收,早春覆膜栽培经85天可食,较京早8号早12天,较津鲜一号晚三天;夏播56天可食。株高185㎝,穗位高85㎝,茎粗2.5-3.0㎝,叶斑病轻,抗旱性强,分蘖性较强,多花性好,约有18片叶,2-4个雌穗芽,果穗苞叶上生有剑叶,双穗率15%。在亩植4-5千株的群体中果穗长20㎝,秃尖0.5-1.0㎝,穗粗5-5.5㎝,每穗14行。单穗鲜重0.32㎏。籽粒白色,1/4数量的籽粒为甜质型,3/4的籽粒为硬粒型。嫩籽粒营养丰富,口感好:含游离氨基酸380.87mg/100g,水解氨基酸4248.13 mg/100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1410.79 mg/100g,Vc0.17 mg/100g,总糖30.94 mg/ g,水溶性多糖4.98%,粗纤维1.38%。
栽培要点:种植津鲜二号时,肥料要全部作基肥、种肥施用,栽植密度为4000-5000千株/667㎡。在拔节至孕穗期注意除蘖(打杈),但不必掰去叶腋间雌穗芽,并视墒情浇地。吐丝期严防玉米螟危害花丝及果穗。
品种名称:津鲜糯101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成熟≥10℃活动积温≤2350℃。适宜国内各类型玉米种植区种植。
特征特性:津鲜糯101是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选育成的抗病、丰产、品质上等、适应性强的鲜食与加工保鲜专用玉米单交种,审定编号为津审玉2001012,品种来源为垦环7×W选-2。
该品种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绿色,叶片深绿。株高205㎝,穗位高90㎝,主茎18-19片叶。果穗长锥形,穗长19-20㎝,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浅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10-325克,出籽率81%,生育期95天左右,出苗后鲜果穗75-80天可食或适于加工保鲜。鲜穗籽粒可溶性糖含量6.87%,蛋白质8.51%,粗脂肪5.96%,粗淀粉70.69%,赖氨酸0.36%。该品种高抗大、小斑病,高抗眼斑病,抗丝黑穗病,高抗粗缩病,抗旱、抗碱、耐脊薄性较强。籽粒胶质含量高,鲜食种皮薄,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1年市内区试平均籽粒产量444.3㎏/667㎡,比对照垦糯1号增产14.1%。鲜穗平均产量为1145.3㎏/667㎡,比垦糯1号(1009.9㎏/667㎡)增加13.4%;2001年市内4点生产试验(每点334㎡亩以上),平均鲜穗产量1062.8㎏/667㎡,比对照津鲜2号和垦糯1号(鲜穗产量652.3㎏/667㎡和983.5㎏/667㎡)增产62.9%和8.0%。
品种名称:津鲜糯102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成熟≥10℃活动积温≤2400℃。适宜我国各类型鲜食玉米种植区种植。
特征特性:津鲜糯102是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王鹏文研究员选育成的白色中早熟鲜食与加工保鲜专用糯性玉米单交种,审定编号为津审玉2001013,该品种是1998年用WN07×W选-3组配成的鲜食与加工保鲜专用玉米单交种。
该品种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高222㎝,穗位99㎝,主茎叶片19-20片,果穗长筒形,穗长23.0㎝,穗粗4.6㎝,穗行数为14-16行,白轴,籽粒白色,半硬粒型籽粒。成熟籽粒千粒重337.3克,出籽率84.7%。出苗-鲜果穗适收期79天(夏播74天),出苗-成熟97天。鲜食口感糯甜,品质优良,皮薄,适于加工保鲜。该品种高抗大、小斑病及圆斑病,高抗矮花叶病毒病,抗丝黑穗病。抗旱性强。鲜穗籽粒可溶性糖含量7.2 %,粗蛋白9.14%,粗脂肪4.87%,粗淀粉66.41%,赖氨酸0.35%。
产量表现:2001年市内区试,4点平均鲜穗亩产1204.5㎏,平均比对照垦糯1号(1009.9㎏/667㎡)增产19.3%,籽粒产量4点平均491.5㎏/667㎡,比对照垦糯1号(389.3㎏/667㎡)增产26.3%;2001年市内4点次生产试验(每点334㎡亩以上)平均鲜穗产量1171.2㎏/667㎡,比对照垦糯1号(983.9㎏/667㎡)增产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