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建文明 院情概况 科技工作 人才队伍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科技工作 > 科技成果 > 新品种
水稻品种
发布时间:2023-01-15 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大字号

品种名称:金粳818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稻瘟病轻发区种植。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4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5天。株高101.1㎝,穗长15.5㎝,每667㎡有效穗数20.5万穗,穗粒数136.2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3.5g。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6.9%;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19.8%,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7.8%,胶稠度80mm,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在京、津、唐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77.8天,比对照津原45晚熟4.1天。株高107.1㎝,穗长15.4㎝,有效穗数为24万穗/667㎡,每穗总粒数120.9粒,结实率90.7%,千粒重28.1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4、2.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7%,垩白粒率9.3%,垩白度1.6%,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1.7,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0㎏,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2%;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597.4㎏,比徐稻3号增产1.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3㎏,比徐稻3号增产2.5%。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4.1㎏,比徐稻3号增产3.6%。2016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0.48㎏,比对照津原45增产8.06%;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713.52㎏,比对照津原45增产10.1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2㎏,比对照津原45增产9.0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6.65㎏,比对照津原45增产7.19%。


图片71

品种名称:津稻263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9天,比对照徐稻3号长1.1天。株高107.6㎝,穗长17.1㎝,每穗总粒数128.6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5.1g。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4.9%。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7%,垩白米率18%,垩白度1.4%,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7.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1㎏,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7%(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607.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8㎏,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2%,增产点比率90.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9㎏,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3%。


图片72

品种名称:津稻9618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地区: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2.3天,与对照中作93相当。株高97.2㎝,穗长19.7㎝,每穗总粒数102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5.9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5%,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83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2019年4月,津稻9618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1㎏,比对照中作93增产3.2%(极显著);2005续试,平均亩产575㎏,比对照中作93增产7.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6㎏,比对照中作93增产5.4%,增产点比例83.3%。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2㎏,比对照中作93增产28.5%。


图片73

品种名称:津稻179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地区: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1天。株高119.8㎝,穗长21.8㎝,每穗总粒数150.6粒,结实率94.4%,千粒重25.8g,有效穗17.3万/667㎡,成穗率79.7%。2011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其结果:稻瘟病表现中抗(MR),条纹叶枯病表现高抗(HR)。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5.1%,精米率76.2%,整精米率75.8%,粒长5.2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6%,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8.0%,胶稠度80mm,透明度1级,碱消值6.5级,水分12.7%,达国家优质稻标准一级。

产量表现:2010年天津市春稻区试平均产量623.1㎏/667㎡,比对照津原45(597.0㎏/667㎡)增产4.4%。2011年天津市春稻区试平均产量708.5㎏/667㎡,比对照津原45(689.1㎏/667㎡)增产2.8%。2011年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65.1㎏/667㎡,比对照津原45(628.4㎏/667㎡)增产5.8%。


图片74

品种名称:金稻919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京津唐稻区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株高110㎝左右,穗长23.9㎝,每穗总粒数150粒,结实率92.4%,千粒重28克左右,有效穗18万/667㎡。2018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其结果:稻瘟病表现中抗(MR)。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综合米质达国家优质稻标准1级。米质外观晶莹剔透,米饭蒸煮时清香四溢,开锅后油光发亮,饭粒排列整齐、美观,入口软、细嚼后弹性好、微甜,口感极佳,超越国内高端品种,媲美日本品种越光。2019年7月在辽宁沈阳举办全国“第七次全国优质食味粳稻品评”中荣获一等奖。

产量表现:2017年品比试验中每667㎡平均产量为730㎏,2018年在持续高温、水稻普遍减产的情况下,金稻919高端米减氮栽培(底肥+1次追肥,氮肥用量减少80%)示范,每667㎡平均产量超过600㎏,普通优质栽培(底肥+2-3次追肥)平均产量达680㎏/667㎡,产量超越“越光”和“稻花香”。


图片75

品种名称:津育粳18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适合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机械化栽培。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株高103㎝左右,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秧苗及发育前期以发根及分蘖生长为主,分蘖力强,剑叶偏直立,叶色绿,半直立穗,穗长16㎝左右,平均每穗140粒左右,感光性强,抽穗快、穂层整齐,灌浆速度快、后期转色顺调,结实率90%,千粒重26g左右,粒型椭圆,籽粒饱满,颖壳黄白色,偶有短顶芒,糙米率及整精米率高,腹白少,米饭口感好,不回生,有香味。中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感恶苗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650㎏/667㎡左右,高产田块可达800㎏。


图片76

品种名称:津育粳22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农学院

适宜区域:京津唐保一季稻区

特征特性:“津育粳22”属粳型、中晚熟粳稻常规品种,2018年4月育成,审定编号为:京津冀审稻20180003。该品种在京、津、唐、保稻区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株高105㎝左右,茎秆弹性强,抗倒伏,叶色淡绿,剑叶偏小,长势旺盛,分蘖性强,穗型半直立,穂层整齐,穂长16㎝左右,每穗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94%左右,千粒重25g,活秆成熟,熟相好,落粒性中等;糙米率84.14%,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2.8%,大米外观品质好、垩白少、有香味,达国标三级优质米;田间对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较好,适宜机械化栽培,适应范围广。


图片77

品种名称:津稻1187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京津唐作一季春稻种植。

特征特性:津稻1187系天津市水稻研究所于1975年以73-113为母本,台南三号为父本杂交,1979年育成。1987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1992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199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991年农业部列为向全国推荐的农业适用成果,1993年国家科委将该品种列为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该品种稳产、抗病、抗稻飞虱,适应性广、容易管理,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369万亩,198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品种津稻1187推广”1997年获天津市推广二等奖。该品种中晚熟粳稻品种。株高110㎝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分蘖力中等,秆硬抗倒。无芒,穗粒数90粒,千粒重27g,结实率95%,糙米率83.12%,精米率73.3%,直链淀粉18.73%,垩白等级0.3,食味好,米质中等,米粒大而整齐。全生育期165天左右。中抗稻瘟病,耐盐碱,耐旱性较强,落黄好,活秆成熟,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在500㎏/667㎡左右。

栽培要点:施足底肥,平稳追肥和灌水。密度规格27㎝×12㎝或27㎝×15㎝,每穴3-5苗,高肥宜稀。播前药剂拌种,防治干尖线虫和恶苗病。


图片78

品种名称:金珠1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适宜区域:适宜京津唐作中稻或麦茬稻种植。

特征特性:金珠1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采用粳稻三系与籼稻亚种间多元杂交于1986年育成,品种来源:红旗25A/H-5//IR54///81-342,1990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1993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199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995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中之重项目。1994年“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中、晚稻新品种”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水稻新品种金珠一号及其栽培技术推广”获天津市推广三等奖。该品种在天津地区做中稻和麦茬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45天,株高90-100㎝,株型紧凑,生长清秀,穗长18㎝左右,穗粒数90-100粒,结实率94%左右,无芒或短顶芒,千粒重25-26g,籽粒饱满,后期转色好,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抗病能力强,稳产性好,耐盐碱,米质优。

产量表现:1988、1989年天津市麦茬稻(老秧)区域试验,四个点九个品种,津稻490平均亩产分别为477.2㎏和474㎏,分别较对照品种津粳3号增产1.6%和4.11%,居第二位和第三位;1989年天津市麦茬稻(老秧)区域试验,津稻490平均亩产469.6㎏,较对照品种津粳3号增产8.5%,居第三位。生产上一般产量为400-450㎏/667㎡,高产可达500-520㎏/667㎡。

栽培要点:(1)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2)5月中旬播种,6月中下旬插秧,秧龄40-45天。插秧密度8×4寸或6×4寸为宜。(3)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区种植,采用全层施肥法,并注意氮磷肥配合施用。(4)7月中旬应用1.5-2㎏/667㎡杀虫双颗粒剂防治二化螟虫。


图片79

品种名称:“3优18”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淮阴、盐城;山东省济宁、临沂;安徽省淮南、淮北、蚌埠;河南省新乡、郑州以及陕西的西安做麦茬稻栽培。

特征特性:3优18系利用三系法组配的粳型杂交稻(编号津优9601)。不育系是3A,系1994年利用BT型不育系屉锦A做母本,利用津稻341-2做父本回交转育而成。保持系为本所育成的津稻341-2,恢复系是C418。该品种于2001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优18株高115.3㎝,主茎叶18-19片,株型紧凑挺拔,叶片宽厚上冲,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秆硬抗倒伏。穗长21.3㎝,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6.3g,颖尖秆黄色,稍有顶芒,米白色,糙米率83.6%,精米率76.9%,整精米率74.1%。粒长5.2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72%,垩白度7.8%,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7.2%,其中9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1项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在苏北、鲁南、皖北、豫北做麦茬稻种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抗稻瘟病,轻感稻曲病,耐盐碱。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650㎏/667㎡左右,高产可达750㎏/667㎡,有800㎏/667㎡以上的产量潜力。

栽培要点:(1)种子处理:用菌虫清或浸种灵等有效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稀播育壮秧:秧田播种量控制在每亩20㎏以内,并通过肥床旱苗等技术培育多蘖壮秧。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不栽超龄秧。(3)适当密植: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宜适当增加插秧密度。一般肥水田块每穴插双株,株行距7×4寸。(4)肥料宜早宜重:该品种营养生长期短,加之分蘖力一般,必须在前期促进早发,搭好丰产苗架,确保每亩有效穗数在18万以上。一般总施氮量25㎏/667㎡左右。氮、磷、钾配合施用,磷、钾全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25%作分蘖肥,5-10%作穗肥,5-10%作粒肥。沙土田适当增施粒肥防止早衰。(5)病虫害防治:在分蘖盛期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在抽穗前5-7天和齐穗后用瘟曲克星防治稻曲病,兼治稻瘟病。其它病、虫、草害的防治同当地粳稻品种。


图片80

品种名称:津粳杂2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可在京、津、冀一季春稻区种植。也可在山东、河南做麦茬稻种。

特征特性:津粳杂2号(津优9701)系三系粳型杂交稻。不育系3A,系1994年利用BT型不育系屉锦A做母本,利用津稻341-2做父本回交转育不育系,保持系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的津稻341-2,恢复系是辽宁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的C272。2001年12月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津粳杂2号。该品种株高115㎝,主茎18-19片叶,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片宽厚舒展,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穗长22.8㎝,每穗总粒数20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7g,颖尖秆黄色,无芒或稀顶芒,米白色。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3.4%,精米率76.5%,整精米率61.5%,粒长5.1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41%,垩白度7.2%,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4mm,直链淀粉含量18.6%,蛋白质含量9.4%,有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有3项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在北京、天津、河北做一季春稻,全生育期175天左右。在山东、河南做麦茬稻,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抗稻瘟病、耐盐碱,轻感稻曲病。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650㎏/667㎡左右,高产可达800㎏/667㎡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用菌虫清或浸种灵严格做好种子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稀播育壮秧:秧田播种量控制在每亩40㎏以内,并通过肥床旱苗等技术培育多蘖壮秧。秧龄宜在40天左右,控制在50天以内。(3)少本稀植:株行距一般30×13㎝,每穴插2-4苗。(4)施肥:要求施足底肥,追肥平稳促进,确保有效穗18万以上,适当补施粒肥。(5)水层管理:插秧至分蘖期小水勤灌,分蘖末期落干烤田。孕穗到抽穗期深浅交替,灌浆到成熟期间歇灌水,收获前10天左右停水。(6)病虫害防治:在分蘖盛期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在抽穗前5-7天用瘟曲克星或井岗霉素防治稻曲病,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用三唑磷防治两遍二化螟。其它病、虫、草害的防治同一般粳稻品种。


图片81

品种名称:花育409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适宜区域:京、津、唐地区作一季稻;河北南部、河南、山东作麦茬稻。

特征特性:花育409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以Hwasung为母本,以C602为父本杂交,经F1花药培养,育成的中、晚熟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70-175天,平均株高114㎝。主茎叶片18片,株型较紧凑,穗长21㎝,平均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96.1%,千粒重26g左右,粒型椭圆,无芒,稃尖秆黄色。分蘖较强,前期生长较繁茂,耐盐碱,育秧容易,缓苗快。插秧后叶片较挺,叶色淡绿。米质优,整精米率77.2%,垩白粒率8%,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4.7%,口感好,高抗条纹叶枯病。

产量表现:在天津市作春稻栽培,平均产量为550-570㎏/667㎡。

栽培要点:(1)京、津、唐地区作一季稻适中上等肥力水平种植,4月上、中旬播种,适宜的插秧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要求稀播育壮秧,播种前种子应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壮秧稀栽:行距30㎝,株距14-15㎝,每穴2-3苗。(3)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缺锌稻田应加施锌肥,以全层施肥为主,追肥为辅,严格控制后期氮素用量。高产田特别注意控制氮素用量,防止倒伏。(4)科学灌水:浅水插秧、深水缓苗、浅水分蘖、水质差时采用大小水交替灌溉,大水压盐,小水分蘖,拔节期开始湿润灌溉,灌浆期干干湿湿灌溉。(5)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及穗颈稻瘟病,在出穗前后各喷一次三环唑防穗颈稻瘟病,从分蘖开始采用井岗霉素连续喷2-3次防治纹枯病。虫害的防治要治早、治小。

 
主办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津ICP备20005166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731号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   邮编:300192   电话:022-23678666
  •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抖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