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 2025-07-08 17:00:47
- 文章来源: 组干处
-
浏览量:--
- 栏目: --
市农科院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助力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甘肃、新疆、西藏、青海等结对地区资源禀赋,在平台联建、联合攻关、人才交流等方面持续加力,全方位高质量助推牛羊果菜菌等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形成高效互联产业生态。与平凉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天津农科院平凉分院,在平凉市崆峒区建设津甘红牛产业专家工作站、津甘蔬菜产业专家工作站,选派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帮扶涉及肉牛、肉羊、苹果、蔬菜、食用菌等10余个地方特色产业,先后围绕甘南蕨麻猪、庄浪脱毒马铃薯、庆阳黄花菜加工、天水花牛苹果精深加工等方面推广技术成果50余项,有力赋能东西部协作地区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将科技力量融入良种繁育、绿色植保、土壤改良、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各环节,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市场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揽子”提升。在夏河县实施牦牛藏羊高效育种提升项目,挖掘、鉴定科才牦牛与甘加羊遗传资源关键技术,通过集成早期妊娠诊断等先进技术提升牦牛杂交改良效率1倍以上,杂交后的犏牛年产奶性能提升了1吨,生长性能加快1倍。为靖远县筛选出适合春大棚及夏秋大棚栽培黄瓜品种“津早28”,制定黄瓜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近三年累计辐射推广面积3000亩。开展作物根际病害免疫微生物组定向调控研究,对兰州百合等多种作物主要土传病害防治效果达到65%-90%,平均增产效果达到16%以上。构建兰州高原夏菜采后供应链减损保质技术体系和全产业链食用菌冷链物流配套技术体系,有效解决兰州夏菜跨域流通和皋兰县冬果梨在贮藏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针对蔬菜废弃物的STIE-1000智能发酵处理系统,建设蔬菜废弃物智能发酵生产有机肥生产线技术辐射2400亩,建成核心示范区年处理蔬菜废弃物600吨,实现了甘肃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全量循环利用。三是加强科技指导服务,深化产业创新驱动要素流通。整合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深化鱼渔双授、智志双扶,为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新疆、甘肃等地年繁制西瓜、茄子等蔬果种子10万公斤以上,在新疆、甘肃、青海等地推广种植花椰菜、大白菜、芹菜等蔬菜新品种11万余亩,为西藏昌都、甘肃白银捐赠牛羊饲料、黄瓜种子共7.5万余元。在中国农技协“乡村振兴大讲堂”举办10期植保、畜牧、保鲜与加工等领域技术培训90余次,在“津科帮扶”在线咨询平台解答问题2000余次,累计培训56万余人次。青海食用菌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第三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