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超楠,从事十字花科蔬菜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研究10多年时间。主持各级各类项目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市级项目4项、局级项目5项。2017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项目25项。
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三等奖2项(第3、第5),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第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1、第2)、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第5、第3)。
第一完成人申请植物新品种权6项,已获授权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新品种权24项,已授权14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新品种登记4项,授权3项。第一发明人获专利2项,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专利10项。取得科研成果12项,其中第一完成人3项。发表论文60多篇,合著专著2部。
开展十字花科蔬菜单倍体育种研究多年,国内首次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年获胚状体6万枚以上,诱导得到大量优异纯系,特别是得到了绿皮、无蜡粉的球茎甘蓝新资源,大幅缩短了育种时间,并为基础研究创建了良好的材料群体。突破技术瓶颈,建立了稳定的耐抽薹大白菜、青梗菜培养体系,年获胚状体4000枚以上,为育种实践快速创新种质资源。开展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挖掘研究,开发连锁标记,率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单倍体技术,创制出抗根肿病的青麻叶大白菜新种质,填补了青麻叶大白菜没有抗根肿资源的空白,为抗根肿病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国内率先构建了卫青萝卜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建立了基因型和表型相结合的“卫青萝卜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开展卫青萝卜小孢子培养和雄性不育转育研究,提升了卫青萝卜的育种技术水平,育成了系列优质杂交新品种。
主持大白菜、青萝卜和球茎甘蓝育种工作,育成新品种30多个,年应用面积28万亩以上。第1完成人育成我国首个卫青萝卜杂交新品种“七星”,从2019年开始被推荐成为本市唯一的青萝卜主导品种,占本市同类型萝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已成为本市青萝卜种植的第一大品种。育成的系列青萝卜新品种年推广面积6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2亿元,近5年累计为单位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杂交新品种的转化应用,彻底解决了卫青萝卜由于常规种种质不一,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促进了“沙窝萝卜”和“田水铺萝卜”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升级,同时使天津卫青萝卜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快速增加,在各大蔬菜主产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使天津这项地方特色产品成功迈入全国市场,极大的提高了天津这项优势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
-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十字花科蔬菜单倍体、大白菜、青萝卜和球茎甘蓝育种
-
简介
王超楠,从事十字花科蔬菜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研究10多年时间。主持各级各类项目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市级项目4项、局级项目5项。2017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项目25项。
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三等奖2项(第3、第5),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第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1、第2)、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第5、第3)。
第一完成人申请植物新品种权6项,已获授权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新品种权24项,已授权14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新品种登记4项,授权3项。第一发明人获专利2项,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专利10项。取得科研成果12项,其中第一完成人3项。发表论文60多篇,合著专著2部。
开展十字花科蔬菜单倍体育种研究多年,国内首次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年获胚状体6万枚以上,诱导得到大量优异纯系,特别是得到了绿皮、无蜡粉的球茎甘蓝新资源,大幅缩短了育种时间,并为基础研究创建了良好的材料群体。突破技术瓶颈,建立了稳定的耐抽薹大白菜、青梗菜培养体系,年获胚状体4000枚以上,为育种实践快速创新种质资源。开展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挖掘研究,开发连锁标记,率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单倍体技术,创制出抗根肿病的青麻叶大白菜新种质,填补了青麻叶大白菜没有抗根肿资源的空白,为抗根肿病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国内率先构建了卫青萝卜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建立了基因型和表型相结合的“卫青萝卜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开展卫青萝卜小孢子培养和雄性不育转育研究,提升了卫青萝卜的育种技术水平,育成了系列优质杂交新品种。
主持大白菜、青萝卜和球茎甘蓝育种工作,育成新品种30多个,年应用面积28万亩以上。第1完成人育成我国首个卫青萝卜杂交新品种“七星”,从2019年开始被推荐成为本市唯一的青萝卜主导品种,占本市同类型萝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已成为本市青萝卜种植的第一大品种。育成的系列青萝卜新品种年推广面积6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2亿元,近5年累计为单位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杂交新品种的转化应用,彻底解决了卫青萝卜由于常规种种质不一,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促进了“沙窝萝卜”和“田水铺萝卜”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升级,同时使天津卫青萝卜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快速增加,在各大蔬菜主产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使天津这项地方特色产品成功迈入全国市场,极大的提高了天津这项优势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