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内要闻
小站稻全产业“链”出新模式 研讨与培训稻农“学”到真本领
  • 时间: 2023-12-01 15:59:24
  • 文章来源: 作物所
  • 浏览量:--
  • 栏目: --
【字体: 减小 增大

    11月19日—20日,“天津市小站稻产业发展研讨暨全产业链技术培训会”在天津社会山会议中心和天津小站稻高端米加工示范基地成功举办。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张建树,市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金田,党委委员、副院长金天明出席会议。市农科院作物所书记、所长王胜军主持会议。

    李金田在开幕式上指出,举办此次会议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小站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领导对小站稻发展的批示要求,以全面实施天津小站稻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为抓手,提升天津小站稻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水平,助力小站稻产业提升。同时,加强与河北、北京、山东环渤海稻区的水稻同行和各生产经营主体的经验交流,深化与京津冀和环渤海稻区的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特别是在小站稻新品种选育、优质稻米生产、稻米加工、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深层次合作,加快推动京津冀及黄河三角洲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1


    针对近年来京津唐和环渤海稻区高温天气频发和一些主要病虫害局部偏重发生的难题,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培训会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家水稻体系虫害岗位专家方继朝研究员作了题为《水稻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空技术》的报告,就水稻主要害虫及其发生特点、种群爆发主导因子及水稻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国家水稻体系水稻高效栽培岗位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张玉屏研究员作了题为《水稻高产栽培及防灾减灾技术》的报告,从水稻生产现状及其需求、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等方向进行了宣贯讲解。授课专家采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图文案例,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栽培过程中的专业知识,解答了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误区,提振了农户增产增收的信心。




    在天津小站稻高端米加工示范基地,王胜军详细介绍了育种家服务小站稻全产业链的BSC模式,通过该模式,育种家可以监控到从“一粒稻谷”到“餐桌大米”的全过程,从而大幅度提升小站稻生产水平,提高稻米产出品质。参观期间,与会人员实地了解了高端大米GABA米和留胚米的产品特点和加工工艺,现场参与了稻谷和大米质量的全面“体检”过程,亲口品尝了高端大米和小站稻新品种。通过参观、品鉴和交流,与会代表对天津小站稻在品种创新、高端米加工平台建设和小站稻全产业链模式创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图片4


    通过此次研讨和培训,丰富了水稻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经验,更新了观念,拓宽了视野,为小站稻振兴和京津冀及黄河三角洲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力。

    张建树表示,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按照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的发展定位,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围绕小站稻品牌化、精品化做文章,加快构建小站全产业链支撑体系,以扎实有效的成绩更好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小站稻产业的关切。

    江苏省农科院、唐山市农科院、济南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水稻专家,天津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代表,中化农业天津公司等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京津冀地区水稻合作社社长、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大米加工企业负责人等共145名代表参加此次研讨和培训会。


图片5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