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出健康——农产品与24节气”探索传统民俗24节气与美食——小雪温补阳
- 时间:2022-11-09 00:00:00
- 文章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浏览量:--
- 栏目:--
- 字体: 减小 增大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但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因此称为“小雪”。农业生产上,大规模的农事已近尾声,北方地区,果农修剪果树,用稻草给果树保暖,农户冬储白菜,腌制咸菜,为冬季做准备;南方也到了适合做腊鱼、腊肠、腊肉等腊味的时节。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雪温补阳”。
小雪后天气转冷,人体热量消耗相对较多,容易产生饥饿感,所以需多补充热量。羊肉是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历来被当作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自古“鱼羊为鲜”,可见羊肉之鲜美,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羊肉吃法,比如新疆烤羊肉、北京铜锅涮肉、内蒙古手把肉、广东甘蔗炖羊肉、西北羊杂汤、遵义羊肉粉……涮、爆、炒、烤、烧、酱,真是应有尽有。
羊肉虽有滋补脾胃的作用,但如果进补过多,很多人容易有内热,因此,吃羊肉时可以搭配一些凉性蔬菜,如萝卜、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莲藕、茭白等,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既能利用羊肉的补益功效,又能消除羊肉的燥热之性,“温补肾阳”。
羊肉味鲜,美中不足即是膻味,羊肉的膻味主要来自羊肉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为了除去挥发性脂肪酸,烹饪之前可将羊肉先用清水浸泡,后放入姜椒水中进行氽煮;也可在烹饪煲汤时,加入胡萝卜、绿豆、甘蔗、胡桃、咖喱粉、橘子皮等,以减少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