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
发布时间:2023-01-14
来源: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小字号
|
天津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位于武清城区西部,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分为科研试验区、中试孵化区、管理培训区三个功能区。建设各类农业设施20万平方米、中试车间3万平方米、试验田2600亩。创新基地于2011年年初动工建设,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创新基地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全市现代农业、面向全国现代农业需求,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创新基地按照“节约、集约、创新”的理念规划建设,主要开展植物育种、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试验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推广实训,同时也是天津农业的基因资源库,保存有30余万份种质资源。每年能试验2万多个杂交组合,研制100余个新品种、新技术。
结合不同作物特点,创新基地内设置有滴灌、喷灌、潮汐式灌溉、移动式喷灌等各类节水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创新基地现已确定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国家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建设项目区、中以农业综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天津)、天津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中心、天津市专家服务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创新基地将进一步提升我市黄瓜、菜花、杂交粳稻、大白菜等全国领先学科的竞争优势。目前,黄瓜品种占全国栽培面积约40%;菜花品种辐射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大白菜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青麻叶大白菜推广面积占全国的30%;“十·五”至今育成国审杂交粳稻品种18个,育成的粳稻品种覆盖我国主要粳稻产区,累计推广种植3000余万亩,其中津稻9618、金稻919屡获国家大奖,津育粳22是目前天津市及京津唐主栽品种,为振兴小站稻作出重大贡献,金粳818是当前黄淮稻区主栽品种,入选2022年农业农村部粮油主导,引领全国直播稻育种方向。
创新基地正在发挥现代科技对全市农业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力和产业拉动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全市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