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23-12-21 15:24:33
- 文章来源:保鲜加工所
- 浏览量:--
- 栏目:--
- 字体: 减小 增大
图1 发表论文
近日,我院保鲜加工所陈晓明博士团队在国际期刊molecules(影响因子4.927)发表了题为“Enrichment Extraction and Activity Study of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Hericium erinaceus against HCT-8 Colon Cancer Cells”的论文。该研究是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猴头菇子实体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评价了萃取物的抗氧化、抗菌及体外抗结肠癌细胞HCT-8的活性。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等功效。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猴头菇含有多糖类、三萜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溃疡、抗炎、降低血糖和血脂、调节免疫力等作用,猴头菇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超临界CO2 萃取法是一种绿色萃取技术,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殊性质,提高传质效率,并脱离了溶剂残留等特点,将其应用至提取猴头菇活性成分上,同时也为后期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团队以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同时对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70%乙醇分离组分具有较强抗结肠癌作用。通过FT-IR和GC-MS方法对猴头菇萃取物和分离物进行组分分析,发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猴头菇萃取物中,在活性成分类别和数量上均优于醇提和水提的猴头菇提取物,且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首次在猴头菇中检测到活性成分芥酸酰胺,并通过谱效关系分析发现甾醇衍生物是猴头菇中有效的抗癌成分。本研究为猴头菇在功能性食品和潜在的结肠癌药物研究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保鲜加工所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曹中蕊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保鲜加工所陈晓明博士为通讯作者。
图2 体外抗结肠癌细胞活性图
图3 不同品种猴头菇超临界萃取分离物GC-MS图
本研究得到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重点项目)等项目资助,其中“一种猴头菇抗人结肠癌肿瘤细胞(HCT-8)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团队同时将猴头菇与“南非国宝茶”(线叶金雀花)结合自主开发了一款代用茶产品,并授权国际(南非)发明专利1项。
近年来,保鲜加工所陈晓明博士团队以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以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两翼,充分发挥团队科技资源优势,将优质科技资源进一步下沉产业一线,有效实现科技资源与地方产业的“双向奔赴”与“相互成就”,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服务于乡村振兴。
图4 猴头菇抗结肠癌细胞发明专利
图5 国际专利(南非)